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?
2008年,既国务院将“花丝镶嵌制作技艺”正式纳入民族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之后,白静宜大师被评定为这一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。已近70高龄的白静宜大师从事珠宝首饰及案头艺术品设计已近五十年,为当今我国工艺设计界硕果仅存的老一辈设计大师,多年来在“花丝镶嵌”工艺技术的传承和创作设计上成绩显著。
2009年,昭仪新天地北京珠宝有限公司与白静宜大师合作,在举世闻名的北京宋庄小堡村艺术东区,建立了民族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传承基地,致力于花丝镶嵌技艺的传承与进步,让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特色的宫廷工艺经典,重获生活力,走向市场,享誉全球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作文
五千年岁月的洗礼,五千年情感的积淀,五千年聪明的凝聚。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,历史悠久的黄河文明,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,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,永驻心间。
——题记
当玛雅文明隐没于未知的空间,当古巴比伦王朝终结于漫漫硝烟,当古罗马斗兽场成为永久的遥想,当古埃及金字塔化身为玄妙的谜团……惟有你,依旧昂首挺胸,屹立于全球东方。挺过战火,挺过饥荒,你步伐坚定,意志坚定,你教我怎能不为你倾心——辉煌的中华,辉煌的传统,辉煌的文化!
但如今,对于你,我在喝彩之时更多了份感伤——熬过了无数的苦难,为何你要在繁縻的花开间独自黯然的凋零呢?为何你要在这安宁的年代里缓慢而沉重的迈向终点呢?是为了不成为科技进步的绊脚石,让十三亿中华儿女过上更富裕的日子吗?抑或是,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为了追求那份物质的满足而无情的牺牲了你,让你不得不与我们含泪诀别?
不难发现,国画正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,毛笔早被鼠标排挤到书架的角落,茶道在中原土地上逐渐失落:它们却在异域文化里日渐兴起,蓬勃进步。原来是我们的淡忘让你“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”!
不难了解,一排满载美食的摇船,满足了游大众的舌头,却破坏了满载诗情画意的西湖水澄澈的秀丽;如日中天的旅游热,将旅行社的口袋染成了金色,却给丽江古城的宁谧漆上了无法退却的乌黑……原来是我们的过度开发让你“人命危浅,朝不虑夕”!
外来的敌人再强大也不曾将你击倒,你悉心呵护的儿女却轻易的将你伤得体无完肤;你赐予了我们文明后裔的光环,我们却在无知迷茫的脚步里将之粉碎。辉煌的传统文化,请等等怀着无尽歉意的十三亿中华儿女吧!时刻换得了科技的进步却唤不回消逝的文明,金钱弥补得了物质的匮乏却丰富不了虚空的灵魂。你已给我们造就了无与伦比的财富,因此,我们难道不应该放慢追逐科技的脚步,去捡起心灵深处关于你的记忆;我们难道不应该淡却金钱至上的见解,去治愈你那血淋淋的创伤么?现在,我们怀着让你在未来的五千年、五万年乃至五亿年的时刻里依然君临天下的决心去弥补我们的过错,这样,你会停止呻吟,重舒眉头,展露笑颜,永远相随在我们的左右吗?
因此,请等等我们吧,不要就这样离我们而去。把根扎下,心灵之花会璨然绽放;把根扎下,民族之树会枝繁叶茂。
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,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’里面的定义,即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、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,包括口头传统、传统表演艺术、民俗活动和礼仪、有关天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聪明和操作、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。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灵魂价格、思考方式和想象力,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活力和创新力,是各民族聪明的结晶,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。保护文化遗产,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,是连结民族情感纽带、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民族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,也是维护全球文化多样性和创新性,促进人类共同进步的前提。在2006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“文化遗产日”前夕,文化部公布了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”标识。2007年我国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保护职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。据悉,文化部将与教育部等部门协商,规划将“非遗”纳入国民教育体系,把“非遗”纳入中小学课程,组织“非遗”进大学等,使青少年近距离感受和了解我国杰出传统文化。我党十七大报告也特别提到,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,重视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职业。鉴于广大中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不多,特设置作文训练题目,兼以审题指导,同时附录学生习作及简要评点,以期引起中学师生的重视。